太原新闻网讯(记者贾军红)2月12日(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浓浓的年味儿还未散尽,大同市浑源县荆庄村村民唐银早早地开始在自家小作坊里开始编制笼箩。
在荆庄村,家家户户都会编笼箩,笼箩制作加工在这里已有上千年历史。荆庄的笼箩产品远销山西、河北、内蒙等地,尤其在石家庄、张家口、呼市、包头、集宁等地,笼箩颇受青睐。“走遍晋冀蒙、荆庄笼箩独一尊”,当地老百姓曾给予笼箩这样的赞誉。

今年62岁的唐银,从事笼箩加工已有40多年时间。“每天能编八、九个,尺寸不同加工费也不同,每个平均可以赚到10元左右的加工费。”唐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去年冬天订单多,每天都会从早上干到晚上11点多。虽然挺辛苦,但是收入也很不错,一年做下来,好的时候可以有5万多元的收入。”

荆庄村是一个人口近4000人的大村,也是浑源县的贫困村。近年来,在县乡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的村级组织积极带领大家想办法、谋出路,村民人均收入不断提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逐年下降。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县乡各级和市财政局扶贫工作队带领下,荆庄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更加明显。而该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传统笼箩制作加工业,“对于我们这个贫困村来说,如何将贫困户所掌握的技能和手艺转变成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荆庄村党支部书记安福说。

荆庄村男女老少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但将这种笼箩制作的传统手艺完整地流传下来,更是以笼箩加工为亮点,创新制作工艺,开发出日用品、酒店用品、旅游纪念品等多类产品,个个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目前,村里笼箩加工的专业人员有上百人,人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安福欣喜地表示,“通过成立复兴笼箩合作社、创新发展笼箩制作工艺、依托农村电商扩大产品销售途径等一系列举措,笼箩制作加工让40多个农户实现了脱贫,脱贫人数达到110人。”



除了笼箩制作加工,荆庄村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中小药材种植、经济林种植、小杂粮种植,以及养殖业。同时还组建“浑源县恒绿造林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实施南边坡干鲜水果林和宜林荒山绿化工程。另外,还通过借助该县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使每户农民每年增加3000元收入。安福表示:“有上级领导的全力支持,有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2018年年底,我们保证全面实现整体脱贫。”
推荐阅读
-
太原地铁最新进展!2号线中晋区间盾构双线贯通
根据工程筹划,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2018年12月实现“洞通”,2019年6月实现“轨通”,2019年年底实现“电...
[特别关注] 黄河新闻网
-
5位副省长领办民生实事目前全办结 件件有成效
18件作为今年重点办理的代表建议,由省政府5位副省长分别领办,省政府9个职能部门和1个市政府重点承办,
[特别关注] 山西晚报 记者李飞飞
-
如何让城市更有质感,生活更有温度?太原这样做!
轨道交通、停车场建设、餐厨垃圾……如何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特别关注] 山西日报 曹婷婷
-
太原“指挥大叔”成网红 网友:“厉害了,我的叔”
[万花筒] 太原晚报 记者陈辛华
-
太原公交进入冬季运营时间 百余线路提前30分钟收车
记者从太原公交公司获悉,本月起到2018年3月31日,太原公交线路将执行为期5个月的冬季运行时间,100余条...
[今日聚焦] 山西晚报 赵德伟
-
平遥国际电影展,让晋中推开山西又一扇国际文化交流之窗
影展发起人贾樟柯说:“很高兴能为家乡引入这样一件文化盛事,为晋中打开又一扇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文化旅游] 新华网